林俊傑,對我來說不只是個明星,而更是個打從心底祟拜、欣賞的音樂人。雖然他涉獵的範疇極多,例如流行服飾、電競,都取得極高成就,但始終不能與其音樂人身份同語。我最欣賞他那份對做音樂的真誠:在唱歌上,他有着無與倫比的唱功,以及細膩的音色; 作曲上, 不需多言,出道15年,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都耳熟能詳;編曲上,每張專輯他都在世界各地尋找最優秀的拍擋合作錄製。每一次演出,無論帶着甚麼病痛,總是傾盡所有,他說過:「只要我還有聲音的一天,我就會唱下去。」最難得的是,無論他近6、7年在華語樂壇的成就有多高 (兩次台灣金曲獎最佳男歌手、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總是能保持那份謙卑、低調,與我另一偶像, LIONEL MESSI如出一轍。

 

以下篇幅筆者不打算繼續吹棒我的偶像,畢竟,你們要聽過、感受過,才知道他的好。反而,我想以批抨的角度,否析林俊傑歌唱事業的一些缺陷,如何影響他在華語樂壇的地位。

  

  首先,林俊傑成長於新加玻,於英語學校上學,說英文比中文肯定更多,於是直接導致他的中文水平十分差。在一個訪問透露說過,他二十歲左右初來台灣時,人生路不熟,文化差異極大,而且自己習慣以英語思考,說起中文來十分棘手。筆者認為,這個問題雖然靠着多年的浸淫有所改善,但是相比起土生土長的華人,表達能力真的還差一大截。於是,他在每次接受傳媒訪問時,總是不能口到拿來,顯得有點笨拙,於是回答記者只能以比較官腔和平淡的方式,令寫稿的人不知如何着手,報導吸引性極低。雖然不主張嘩眾取寵,為吸眼球而說話,但相比其他藝人,總能以比較幽默的方式回應,就顯得有點不夠瀟灑。又舉例說,在其演唱會上,他常常喜愛與歌迷交流,但使用的詞語就顯得有點貧乏,來來去去都是「你們HIGH嗎?」、「今晚好多人唷」來充冷場,有時更用一些基本上無人會用的口語例如「熱忱」,感覺仍然是在先用英語思考,再翻譯成書面中文,聽起落總是怪怪的。領袖應該有好的口才,這個缺憾大大阻礙了他的發展。]這個缺點的影響在香港這片賡東話土地放大了,儘管在兩岸已紅得發紫,卻在香港有點格格不入(恕筆者直言感覺香港人不太受落謙虛真誠的人)。

  第二,筆者認為,林俊傑自己在每張專輯想表達的東西都很明確,但表達得十分模糊。先不說他自身的表達能力,我認為公司的宣傳手法十分值得商確。在演唱會取名上,不知為何總是會使用一些極為抽象、少見以及不好宣傳的字眼,如「時線」、「聖所」,這正正反映了這是以英語思維出發再加以翻譯的想法---「TIMELINE」以及「SANCTUARY」。在專輯MV拍攝上,資金不缺,有深度想法,卻常常捉不緊重點,於是就像隨處找個地方對嘴的感覺,少了層感動,如「偉大的渺小」、「我繼續」等MV。在造型上,以前每張專輯都會有一系列同一風格的衣服,配合明確的髮型,於是大半年的宣傳期便讓聽眾對林俊傑有了清晰的形象。但近年筆者發現林俊傑似乎有意無意放棄形象設計,留了一個不太有個性的黑髮髮型,原意應是希望令觀眾更聚焦他的音樂,脫離半偶像派的形象,可惜令筆者感覺有點失去風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jBbWQs71k 2018《偉大的渺小》MV,完全令筆者汗顏,不知想表達什麼。

     2005-2011的髮型 (從左至右)

2005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2006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2007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2009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0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0 一百天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從2013年起,髮型、宣傳服便沒甚大改變和固定風格,影響不知是好是壞,你們認為呢?

2014 林俊傑的圖片搜尋結果

 

 說了些比較外在的因素,以下說的便是關於音樂的事情了。

 

  聽了他的音樂這麼多年,音色以及專輯製作幾乎無可挑剔,樂器都算用得恰到好處,唱作能力登峰造極。只是,筆者發現林俊傑編曲時不太喜歡用鼓,很多歌其實可以用利用鼓呈現更激昂、更好傳唱的音色,他卻反而只用弦樂和個人的歌唱技巧來掩蓋這方面的限制,使我每每不能滿足。例如,《LOVE U U》、《記得》這些旋律超級動聽的歌,實在不應只呈現單純這樣的感覺。當然,他也有使用鼓昇華整首歌曲的時候,例如《浪漫血液》、《生生》等,十分動人,但為數不多。相反,在情歌的編曲上,周董就顯然純熟得多,《最長的電影》、《七里香》、《楓》等,都以鼓穿插了整首歌的起承轉合,十分到位,也是登峰造極之作。

 

  另外,他的唱歌方法多年來都有一直突破,總體來說是一直幾何級進步的。先回顧一下:在2003-2005年間,林俊傑的唱法比較清澀, 唱歌喜愛「撚」音,追求完美無瑕,假音聽起來十分舒適,像「天使吻過的聲音」,但同時被批抨太做作,忽略了情感,也略嫌太娘,不夠男人味,但要注意當時他只是22歲的小子。; 在2005-2009年間,林俊傑經過Michael Jackson歌唱老師Seth Riggs教授「SLS」唱法後, 唱歌突飛猛進,也令他更能掌控更廣的歌路,代表作有《曹操》、《無盡的思念》,但依然喜歡「撚」音; 在2009年,林俊傑過份操勞,導致聲帶受損,經歷3個多月的失聲,也導致他決心要更珍惜所擁有的天籟之聲,於是在2010起,筆者發現林俊傑的聲音比以往更為濃厚,穿透力極強,但畢竟經歷失聲,我認為他的聲音已不如以往般清昕透明。可是,在2010-2018年這段期間,他的歌唱技巧、對歌曲的掌握可謂無與倫比。先後推出的《她說》、《修煉愛情》、《裂縫中的陽光》、《不為誰而作的歌》,口啤極好,又與Jason Mraz、濱琦步、鄭容和、Luis Fonsi、David Foster合作,更兩度問鼎金曲歌王的寶座,成為華語樂壇的天王巨星。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技巧還技巧,歌手要感動聽眾才是首要任務。在2010-2015期間,林俊傑是無容置疑的強大。可是在2016年起,自從參加了大陸節目《夢想的聲音》起,林俊傑便有點走火入魔。要知道大陸觀眾喜愛「兒夜姨野以夜儀野」,為了迎合觀眾,他不時亂飄高音,七情上面的唱歌---這是筆者不樂見的。賺錢就好,不需因此改變唱法吧。見到節目裏的他,不期然想起G.E.M, 心裏百味交雜,很是難受。其實,他在第一季還沒有什麼問題,還讓觀眾看見了林俊傑更大的可能性; 但第二季實在是太誇張了,大家可以搜尋《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我們的愛》、《至少還有你》,太OVER了吧......幸好,節目過後,經歷幾個月的沉澱,在最新《2018聖所世界巡迴演唱會》,重新看見踏實、真誠的他,單是這點就足夠感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QAm1ZjfA0  林俊傑《失戀學》---2003-2005年間的「撚」音唱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sFbQJxNIw 林俊傑《害怕》---2007年,「撚」音之最, 聽得出唱歌技巧有了進步,但聲音偏薄: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8welIUNrQ  2013年,筆者最愛的歌,林俊傑《裂縫中的陽光》,由青峰作詞,可見林俊傑的聲音渾厚了,也能從同時期或以後的歌曲聽得見,沒有了以往的「撚」音情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vg2UEcnjs 2016年,林俊傑《你是我的唯一》(夢想的聲音第一季)  還未走火入魔,十分動聽,也是對歌曲掌控頂峰的時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MN_JbEJwI 2017年,走火入魔、為飄高音而飄的林俊傑《我們的愛》

 

 

  林俊傑多年來被批抨總是唱情歌,其實不然,但他出名的的確是情歌,只是情歌太出色了吧。在非情歌體系中,有些是世界級的,例如《曹操》、《不潮不用花錢》、《殺手》,但誠然,同時不少的確未到火喉,例如《街道》、《X》、《第二天堂》、《丹寧執着》。。。。。。其實近年看到林俊傑開始有意脫離小情小愛的曲風,推出過《新地球》、《黑暗騎士》等社會性的歌曲,樂迷是樂見的,就讓我們期待他更多得意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CBvw6LDeg  2017年,林俊傑《丹寧執着》,一字總括:怪

 

  

 誠然,筆者是個重視排場的人, 有時看見周杰倫演唱會的舞台、宣傳海報,很是希望林俊傑自己也能在此方面下點功夫,不然實力就有,但總是感覺不夠體面。但筆者清楚知道林俊傑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他永遠是個單純、真誠的小孩,着重的是內心的感動。世事很奇妙,有着這樣性格的藝人,很可能永遠不能稱霸樂壇,但卻會長做長有,一直能成為你我心靈的「聖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 Pok 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