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五月天是代表人生,那周杰倫就是你我的青春。

  這樣說沒有太多人會反對,我們這些八九十後總會聽過《我不配》、《蒲公英的約定》、《說好的幸福呢》、《夜曲》等等等等數之不盡的經典,成為了我們年少時的解藥。周杰倫說過:「華語音樂是最屌的。」我絕對認同。儘管看來歐美edm、韓流是勢不可擋,fans在中環high到上晒身一樣,我還是喜愛戴上耳機,獨自咀嚼有血有肉的情感作品。

  周杰倫的成功,當然要歸功於他的天賦,使其創造出那麼多膾灸人口的作品。其作曲能力的厲害,不僅僅是旋律動聽,珍貴之處在於其曲風多變。從最流行的芭樂情歌《楓》,到嘻哈風格的《公公偏頭痛》,再到中國風《髮如雪》,英式搖滾的《一路向北》、《世界未末日》,甚至古典融合現代的《琴傷》、《前世情人》以及仿60年代的《天台的月光》, 每一首都出自他的手裏,神人也。

 

  但要成為一個年代的象徵,單是靠動聽旋律是絕對不行的。聽眾聽歌不單靠耳,還要看歌詞、編曲、看歌手本身的性情。如果一個歌手唱的來來去去也是愛情,那他只會是個情歌王子。

 

  小時候有歷練的人是有福的,你看周杰倫的出身就知道,這一切成就了他的思想,成為他獨步天下的關鍵。所以對我來說周杰倫最屌的,在於他歌曲的題材豐富,涉獵範圍極廣。從以下這些歌詞可以看到方文山和周杰倫這對孖寶,更勝於人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創作不只是局限於小情小愛。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觸覺、對中華文化的愛好,以及那種對華人祟洋媚外的不屑態度令我不禁拍案叫絕。從方文山的歌詞,你可以看到他的文采;從周杰倫的訪談間,你會愛上他的性格。

 

  第一首推介:《梯田》(2003)。 這是一首講述社會虛偽、過度發展的歌曲,由周作詞,筆者認為是周作詞的嶺峰之作。文學作品之所以偉大,不是靠如何堆砌優美的文辭,而是來自於作者的經歷和感受。這首歌的歌詞,自然到位,內容寫實,手到拿來,明顯來自他對社會的憤怒,寫出了都市人的通病—「發展就是硬道理」。

 

 

麵店旁的小水溝 留著我們長大的夢 繞過天真 跳至收割期 人們的汗水夾雜著滿足與歡笑 是我現在最捨不得的畫面 也是我另一項參展作品 靠著回憶 畫成油畫 拿到獎狀 有 個啥用 鼓勵你多去回憶是吧 哼我真想撕掉 換回自然 怎麼梯田不見 多了幾家飯店 住在裡面看著西洋片 幾隻水牛 卻變成畫 掛在牆壁上 象徵人們 蒸蒸日上

因地制宜 綜合利用 利用對還是不對 自私的人類 狼不狼狽 破壞自然的生態 會不會很累 你說為了藝術 要砍下一棵樹 醬對還是不對 你說為了裝飾 請問干我啥事 是不是只能用相機紀錄自然拿相片給下一代給下一代回味 可憐可悲 森林綠地都已成紀錄片 聞不到綠意盎然 只享受到烏煙瘴氣 我不能教育你們 我不是你們老師 我不是校長 也不能給你們一巴掌...掌...長...長...長篇大論 你們並不想聽 我知道但我沒辦法 我就是要寫 你們可能永遠不能體會 顯微鏡底下的我們 會更現實更自私 這種藝術 真的很難領悟

https://www.youtube.com/?v=u9J99gB5psc  *P.S.這首歌曲還有一個LIVE版本,無與倫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Y71vrl6QE

 

  第二首推介:《止戰之殤》(2004)。這是首旗幟鮮明主張反戰的歌曲,方文山作詞。到底創作這些題材是作詞人還是周杰倫的意思,未能證實,倒說是他們共同的理念吧。方文山寫得出,唱歌那個人沒有同感,也是徒然;邀歌那個人浮現題材,沒有方文山,也淪為空想。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醒來有麵包當早餐 再喝碗熱湯 農夫被燒燬土地跟村莊 終於拿起槍 她卻慢慢習慣放棄了抵抗
 孩子們眼中的希望 是什麼形狀 是否院子有鞦韆可以盪 口袋裡有糖 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 在遠方野蠻
 而她卻微笑著不知道慌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Z5MAwbeCg

 

 

第三、四首推介:《雙刀》(2003)、《雙截棍》(2001)。推薦這兩首歌的原因,因為方文山寫出筆者的心聲。生活在香港,身受中共政權壓迫,我們很容易特別討厭愛國主義,「民族」一詞對我們來說簡直是災難。我們討厭共產中國底下那些愛國主義,實際上十分陝隘的民族主義。人要學貫中西,不能陝隘看事物,所以清末才有了洋務運動,有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但一直以來,我也特別討厭那上祟洋媚外的人。西洋人的確對東方人充滿歧視,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要對自身的數千年文化有尊嚴的自覺,取瓊漿,棄糟粕。周杰倫常強調,他做的音樂要讓老外對華人刮目相看,他的確做到了。要令華人抬起頭來,不是依杖經濟力量,而是文化! 前者所訴說的,就是東方人的軟弱;後者則令筆者想起了李小龍。

 

《雙刀》: 從天台向下俯看暴力在原地打轉 上一代解決的答案是微笑不抵抗
                  被雨淋濕的唐裝那股嘆息很東方 我看不慣尊嚴受傷家族如此不堪

 

《雙截棍》: 岩燒店的煙味瀰漫 隔壁是國術館  店裡面的媽媽桑 茶道 有三段   教拳腳武術的老闆 練鐵沙掌 耍楊家槍
                              硬底子功夫最擅長 還會金鐘罩鐵布衫  他們兒子我習慣 從小就耳濡目染  什麼刀槍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樣
                                       什麼兵器最喜歡 雙截棍柔中帶剛    想要去河南嵩山 學少林跟武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qPsRLjGCY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0wptI_u0

 

第五首推介:《青花瓷》(2007)。又是出自方文山之手。最近筆者買了他一本書,書中他介紹了其詞作中的不同典故出處、修辭技巧,獲益良多。聽着由方文山寫的中國風歌詞,配以周杰倫的歌曲,筆者腦海裏浮現出自己穿着漢服,在江西景德鎮把玩青花瓷的畫面。(笑)

IMG_6333.JPG

IMG_6332.JPG

IMG_6331.JPG

 

 

  性格決定命運。如果周杰倫、方文山不是鍾愛中華文化,又怎會創作出一首又一首的中國風神曲? 若然他們不是憂國憂民,他們又怎能寫得出你我共嗚的作品? 人從小溫室長大,又怎會有《爸我回來了》?  然而,近八年聽杰倫的歌曲,有一感覺——都回不去了。

 

  誠然,傳世文學從來都是這樣出現。現代人要追趕世界的節奏,閉眼爬上千里公車,往往忽略了身邊一直的美好,確是可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 Pok 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